说到师范院校,北京师范大学当之无愧排第一把交椅,是我国教育界的黄埔军校,就连“教师节”,“文理分科”,”课间操”等等都与北师大息息相关。
作为我国师范教育领域的顶尖学府,北师大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建校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与北京大学同根同源。
如今北师大拥有北京、珠海两个校区(含五个校园),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211、双一流。2025年3月的最新统计,北师大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有16个,其中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有4个。
2025年,北师大在学校课程与教学、学生发展与教育、教育领导与管理、汉语国际教育、体育、应用心理、电子信息、资源与环境、戏剧与影视9个专业招收在职博士,招生人数超过200人,且在招生政策上推出了一系列重大调整。本文力求深入解读北师大2025年在职博士研究生招生政策。
一、教育博士大幅扩招,增幅超过60%
大国竞争根本上还是人才的竞争,而且越是经济放缓的时候,越是充电、学历提升的好时机。目前,我国教育部宣布新增8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对博士招生进行罕见提速,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
北师大顺应了这个潮流,在教育博士的招生中体现得最为明显。2025年,北师大教育学部、未来教育学院、国际中文教育学院合计计划招生129人,实际招生209人,扩招了60%。
学校课程与教学专业主要以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为主,在北京校区、珠海同时招生,计划招生70名,2025年实际招生110名,扩招增幅为60%。北师大对课程与教学非常重视,投入了重兵,在目前已经招收教育专业博士的46所高校中,北师大的课程与教学招生人数排第一。
学生发展与教育专业主要以高等学校、高中、初中、小学和幼儿园从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人员为主,全部由珠海的未来教育学院管理。计划招生30名,实际招生32人。
教育领导与管理专业主要招收高校、高中的中层和高层管理人员;初中、小学和幼儿园的高层管理人员,全部在北京校区招生,计划18名,实际招生38名,扩招增幅为100%。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要招收各级各类学校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师,全部在北京校区招生,计划11名,实际招生22名,扩招增幅为100%。在目前已经招收教育专业博士的46所高校中,北师大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招生人数依旧排第一。
所以,如果你有几篇文章或者一两个题目,或者你带的学生取得不错的成绩,可以尝试一下北师大的教育博士。
二、工程博士小试牛刀
各位,千万不要以为北师大只有人文社科专业,其在理工科领域的实力也同样不容小觑,是典型的成长股。2025年,北师大在资源与环境、电子信息2个专业继续招生,招生院系涵盖环境学院、环境与生态前沿交叉研究院、水科学研究院、地理科学学部以及人工智能学院等5个院系。
环境学院和环境与生态前沿交叉研究院分别在北京校区、珠海校区招收城市生态安全工程、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流域环境修复工程以及环境生态保护工程四个方向的工程博士,致力于培养能够应对城市生态环境与环境污染治理的前沿高端人才。
水科学研究院在北京校区继续招收水安全与流域保护工程方向的工程博士生,重点研究水资源的形成、分布、变化规律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
地理科学学部在北京校区招收资源开发与保护工程、资源环境监测工程两个方向的工程博士生,聚焦于资源开发与保护工程、环境监测与评估。
人工智能学院在北京校区招收电子信息方向的工程博士生。该方向的博士生将深入研究电子信息领域的前沿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探索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
当然,在专业学位博士招生中,很多高校尤其是东部沿海要求考生入学时携带科研项目或资金入组。招生简章上没写,但是与博导一沟通,人家第一句话就是问你能否带资入组?而且额度不是十万、八万,基本是100万起步。所以你项目没有技术含量,自己又没有资金调拨决定权,只想给博导画饼,博导是不会给你任何机会的。
如果你既没有拿得出手的科研项目,资金实力又不那么雄厚,更没有信心说服老板拿出100万真金白银进行横向校企合作,那么你不妨与北师大的博导接触一下,因为北师大的工程博士还处于潜伏期,博导们都很和蔼,你懂的。
三、首年招生:应用心理专业与体育专业
2025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和体育与运动学院首次招收应用心理(045400)、体育(045200)两个专业博士。
应用心理专业专注于心理学在实际领域的应用,包括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生心理健康、临床与咨询心理等3个方向;体育专业涵盖了体育教育教学、运动训练与竞赛、运动康复与健康管理等3个方向。
北师大为这两个新设的在职专业学位博士项目做了很多铺垫。心理学部与剑桥大学心理测量中心、比亚迪总部等多家心理咨询机构和企业合作,体育与运动学院与首都体育学院、萨马兰奇基金会等多个学校和体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这些实践机会和研究平台,博士生能够边学习边工作,而不是闭门造车。
四、免笔试:电子信息专业
2025年,北师大人工智能学院在北京校区招收的电子信息专业学位中,推出了免笔试的利好政策。
在博士研究生招生中,英语考试一直是许多在职人员的拦路虎。由于长期脱离学术考试环境,部分在职人员的英语应试能力有所下降。北师大电子信息顺应了这种趋势,在2025年专业学位博士招生中,对英语水平的要求更加灵活,免除了英语笔试,考生只需提供英语四级成绩或其他英语水平证明即可,无需参加传统的英语笔试。
考生只需要提交研究计划书、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等材料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直接进入面试环节。这一政策的实施,更加注重考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经验,能够更好地选拔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此外,艺术与传媒学院在北京校区、珠海校区分别招收戏剧与影视专业在职博士,虽有笔试,相对普博来说简单太多。
五、提前与导师套磁至关重要
当然,无论是报考教育博士、工程博士、体育博士、应用心理学还是戏剧与影视博士,提前联系导师,也就是俗称与博导套磁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导师的意见在录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招生计划有限的情况下,未招满或未招到学生的导师可以依据剩余招生计划、导师意愿和考生意愿,按照双向选择原则确定拟录取考生。这意味着,即使考生的考核成绩合格,但如果导师对考生的研究方向不感兴趣,考生也可能无法被录取。
由于各学院的博士招生计划恒定,且导师的招生名额是根据学院的研究生招生名额分配办法核算的,可能存在已列入招生专业目录的导师没有名额的情况。所以,考生一点要在报名前联系报考导师。否则,可能会在报考后发现导师已无招生名额,从而失去录取机会。
此外,不同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对考生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通过提前联系导师,考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导师的研究领域、实验室条件以及对博士生的期望。
考生在联系导师时,应准备好自己的个人简历、研究计划书以及相关的科研成果,以便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研究潜力。通过与导师的沟通,考生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和招生要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准备申请材料和面试内容。
导师的认可不仅能够增加考生的录取概率,还能为考生提供宝贵的研究方向指导和学习建议。
因此,对于有志于在教育、体育、心理、电子信息、环境与资源、戏剧与影视等领域深耕的在职人员来说,不妨试一下北京师范大学。
盛达优配-盛达优配官网-南京股票配资平台-杭州股票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