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中国首富,如今被限制高消费。万达这艘商业巨轮的转向,折射出房地产行业高杠杆扩张模式的终结。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法定代表人王健林等被限制高消费,限制消费令发布日期为2025年9月26日。该限制消费令涉及一起执行标的为1.86亿元的案件,执行法院为甘肃省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热问计划#
这也是大连万达系公司年内再次出现被限高。此前7月,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张春远就曾被限制高消费,涉及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
01 限高令详情:1.86亿债务引发的连锁反应
案件流程显示,相关案号为(2025)甘01执恢249号,立案日期为2025年7月16日。除了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执行人还包括武汉万达文旅置业有限公司、武汉楚河汉街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万达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及多位个人。
所谓“限制高消费”,是指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时,法院采取的限制其进行一系列高消费行为的措施。
根据法律规定,被限制高消费的个人和单位,将不得实施乘坐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等多种行为。
9月28日,万达集团内部人士回应称:“(限高)是万达下属项目公司经济纠纷导致,事实上之前双方一直在通过多种方式协商解决,我们也正在了解具体情况,本次或因在执行层面信息不对称导致。”
02 债务困局:52亿被执行金额与冻结股权
限制高消费仅是万达集团当前面临的巨大债务压力的一个缩影。目前,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计有10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526257.3292万元(约52.63亿元)。
仅2025年8月至9月,万达集团就因四起独立案件接连面临强制执行,涉及金额分别为24亿元、3.3亿元、4.07亿元以及4亿元。这些案件的执行法院分别为北京金融法院、上海金融法院、成渝金融法院。
此外,万达集团还面临着严重的股权冻结问题。天眼查显示,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冻结信息达47条,被冻结股权的标的企业涉及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达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等。
近日,北京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新增一条股权冻结信息,冻结股权数额高达80亿元,冻结期限从2025年9月1日至2028年8月31日。
03 金融诉讼:多家金融机构对簿公堂
万达集团近期涉及的多起案件集中由北京、上海、成渝三家专业金融法院审理,侧面显示出了其纠纷的金融属性及复杂性。
从申请执行人来看,出现了多家金融机构的身影。中国银行成都锦江支行作为申请执行人,申请执行金额达3.3亿元。
在上海金融法院审理的4.07亿元案件中,原告为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在该案中,被告方为万达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天津静海万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庭审记录显示,该案已于2024年9月及11月两次在上海金融法院开庭审理,目前已正式进入首次执行阶段。
04 资产处置:大规模出售回笼资金
面对巨大的债务压力,近年来万达集团不断通过处置资产来回笼资金。
2025年5月2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了由太盟、高和丰德、腾讯、京东潘达、阳光人寿等机构组成的联合体对大连万达商管旗下48家目标公司的收购案,涉及全国39个城市的48座万达广场。
2023年,王健林多次出让万达电影股权,并且失去了对万达电影的实际控制权。2024年,王健林出售了超过25家的万达广场,境外资产也转让了美国传奇影业股权、英国圣汐游艇公司等。
2025年4月,王健林作价24.9亿元将万达酒店管理公司100%股权卖给同程旅行,7月份,又准备以2.4亿元的价格将快钱金融30%股权卖给中国儒意。
05 金融平台:两家核心金融公司股权遭冻结
除司法执行外,万达集团两家金融资产的股权冻结情况也令市场担忧。
9月初,万达旗下上海万达网络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上海万达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合计94亿元股权,被北京金融法院冻结,冻结期限均为三年。
北京金融法院出具的执行信息显示,目前万达集团持有的上海万达网络金融服务有限公司85.62亿元股权、上海万达小额贷款有限公司8.4亿元股权均处于冻结状态。
作为万达金融战略的核心平台之一,上海万达网络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3月,注册资本93.125亿元,由万达集团控股。
该公司旗下“万惠云创”业务板块包含两大核心产品:万达钱包与万达普惠。
06 危机根源:高杠杆扩张模式的反噬
万达集团的困境反映了房地产行业“高杠杆扩张模式”的必然结局。
截至2025年三季度,万达商管短期债务激增至662亿元,而账面现金仅133亿元,流动性缺口高达529亿元。
更严峻的是,其有息负债产生的年利息超130亿元,而管理费收入仅20亿元,连利息都无法覆盖。
2016年从港股退市时签订的对赌协议成为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若2018年未实现A股上市,需以12%年息回购380亿股权。
如今苏宁和永辉的追偿金额合计达89亿元,加上战投持股已达60%,董事会决策权实质转移。
若2025年底上市失败,中东资本440亿元回购条款将触发,王健林可能彻底丧失对万达的控制权。
07 应对措施:全力自救与未来展望
面对绝境,71岁的王健林每天工作超过15小时,打出“资产抛售、资本联姻、战略转型”三套组合拳。
在引入战略投资者方面,2023年12月12日,太盟集团与大连万达商管集团共同签署投资框架协议。
2024年3月30日,太盟集团、中信资本等联合向大连新达盟投资约600亿元,合计持股60%,大连万达商管持股40%。
万达全力推进“轻资产运营”,减少重资产投资,聚焦万达广场的管理输出和品牌授权,但管理费收入仅为原租金的30%,导致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
王健林能否挺住,关键要看2025年底的两大关口能否闯过。
一是万达商管的A股上市申请,若成功上市可获得融资资金并豁免对赌协议中的回购义务,但当前房地产行业IPO审核趋严,上市成功率预估不足30%。
二是针对累计76亿元的被执行金额,万达正与债权人协商债务重组,试图通过“展期+债转股”降低短期压力。
万达的困境警示所有企业:财务纪律比规模更重要,核心资产不能轻易贱卖,转型需要提前布局且必须以扎实的运营能力为基础。
截至发稿,万达集团对中国银行成都锦江支行申请执行3.3亿元等案件仍在执行程序中。无论最终结果如何,王健林的经历都将成为中国商业史上最深刻的案例。
盛达优配-盛达优配官网-南京股票配资平台-杭州股票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